星辉注册-都拥有2座加油站了, 老板还来应聘当司机?
你的位置:星辉注册 > 新闻动态 > 都拥有2座加油站了, 老板还来应聘当司机?
都拥有2座加油站了, 老板还来应聘当司机?
发布日期:2025-05-19 16:04     点击次数:190

这是中国石油在非洲当地的一个招聘故事

也是穆斯塔法与中国石油的故事

这是一个曲折的故事

也是一个温情的故事

细品,故事里还有很多很多故事……

被拒

乍得北部荒漠草原,风沙弥漫,骆驼群从容穿行。

穆斯塔法是玉门油田乍得分公司的一名当地雇员,岗位是司机。说起来,我们可谓是“不打不相识”。

最初,穆斯塔法是老司机推荐的,说他为人忠诚,时间观念强,懂得感恩,驾驶技术一流。

面试时,穆斯塔法穿着破旧却精神抖擞,干练利落,总是笑眯眯的,双目炯炯有神,唯一不足的是英语不太流利,但整体上,我对他印象还不错。

在自我介绍时,他提到自己在恩贾梅纳市郊有2座加油站。我一听,心里开始犯嘀咕了:这样富有的人怎么会应聘一个普通的司机岗位?这不太符合常理。但看他的衣着,又不像生活优渥的样子。我思忖着,或许是不在意外表吧。然而,一想到他家有2座加油站,我担心他不会踏实工作,最终决定不录用他。

乌龙

当地乡村加油站。

两天后,我们去市郊办事,路过一个村庄,老司机告诉我,这里就是穆斯塔法的家乡。我让他停车,想顺便过去看看。

村庄不大,五六十间低矮的草棚被积水包围,公路穿村而过,道路两旁摆满了摊位,卖西瓜、芒果的最多。一个烧烤摊烟熏火燎,围满了食客;还有2家卖衣服的,地上堆的是洗干净的旧衣服,绳子上挂了几件长袍,被风吹得像在荡秋千。一群孩子围着我们,并好奇地打量着。

我环顾四周,并没有发现加油站,便笑着对老司机说:“你推荐的穆斯塔法可不诚实,这里哪有加油站?”

老司机淡定地说:“有好几个,你仔细看。”“在哪里?”我疑惑地问。

他说:“你身边就有2个。”

我回头一看,身边确实有2个塑料凳,每个凳子上摆着几瓶黄黄的柴油。他说,这就是加油站,只不过,规模比较小,当地人一直这么叫。

“这就是加油站?”实在是无法想象,我有些错愕。在我心目中,加油站至少有几间房子,几具大罐和几杆加油枪。

“是的,这就是加油站。”老司机再一次肯定地回答。

“穆斯塔法说的2座加油站也是这样的?”我又问。老司机点了点头。

原来是我搞错了。我后悔当初不了解实际情况就贸然下结论,拒绝了穆斯塔法。

入职

我对老司机说:“你打电话问一下穆斯塔法,看看他还愿不愿意来上班。”老司机打过去,却发现对方关机。

于是,我们向“加油站”的加油工打听穆斯塔法的情况。恰巧,其中一位正是穆斯塔法的媳妇,看上去只有十八九岁,身上裹着一块蓝布,没有蒙头,脚上穿着一双破旧的塑料拖鞋,盘着头发,皮肤黝黑,眼睛明亮,脸上满是笑容。听说我们要找她丈夫,她兴奋得尖叫了一声,蹦蹦跳跳地跑回家,连“加油站”都不顾了。

不一会儿,穆斯塔法蹚着积水跑了过来,鞋都没穿,他媳妇则提着一双塑料拖鞋跟在后面。当他再次站到我面前时,感觉有点局促,不停地搓着手。依然是那件破旧的衣服,皱皱巴巴的。他媳妇温顺地蹲在地上用衣裙下摆擦干净他腿上的泥水,帮他穿上鞋,又细心地整理他的衣服。

我问他:“还愿意到我们公司上班吗?”

穆斯塔法显然不相信自己的耳朵,疑惑地望向老司机。老司机点了点头。他激动得差点跳起来,连声道谢。

我让他回家收拾一下行李,准备入职。他憨憨一笑,说没什么可收拾的,就是身上比较脏,怕弄脏了车。他媳妇立刻上前,拍拍他身上的尘土,把他从头到脚收拾了一番。

在车上,穆斯塔法疑惑地问:“为什么又愿意聘用我?”我笑道:“你面试时说家里有2座加油站,怕你‘财大气粗’,不好好干活,所以没录用你。今天见了你家的加油站就放心了。你是一个诚实的人。”

听到这话,穆斯塔法兴奋不已,眼里闪着光。他自豪地补充道:“你们见到的那个加油站只是小的,还有一座大的——2个塑料凳,8瓶柴油!”我问他是不是村里最富的,他骄傲地伸出3根手指头说:“第三!”

靠谱

穆斯塔法和他驾的车。

穆斯塔法入职以后,为了便于交流,坚持说英语。刚开始有点结巴,但他学习能力很强,不到半年,英语水平突飞猛进,完全可以用英语交流了。正如老司机介绍的那样,他的驾驶技术好,开车小心谨慎,4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剐蹭事故。他爱惜车辆,每次出车回来,都把车里车外收拾得干干净净,车内连一只蚊子也没有。他开空调也很讲究,温度适中,从不对着人吹,让人觉得很舒服。

一天,早晨下起瓢泼大雨,4名员工要去机场,眼看时间快到了,还不见穆斯塔法的影子,大家急得团团转。我说:“这么大的雨,他可能来不了了,我们另想办法。”

话音刚落,穆斯塔法颤巍巍地骑着摩托车赶来了,浑身湿透,像只落汤鸡。我立即找来几件干衣服让他换上。他却坚持先把人送到机场再说。看着他打着喷嚏离开,我心里一阵愧疚。当天下午,我便给他买了一套雨衣、一双雨鞋和一把雨伞。他感激地说,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拥有这些东西,因为在当地,雨具什么的可是“奢侈品”。

随着送机次数增多,他成了机场的老熟人,每次都能找到最佳的停车位,收费员甚至免去了他的停车费。虽然每次只省200多西非法郎,一个月下来也不少。

在乍得,人们生活节奏比较慢,但穆斯塔法办事会打出“提前量”。他每次都是想在前面,走在前面。他时间观念很强,每次都是提前一刻钟到公司,如果有事会提前给我们打电话。

好转

穆斯塔法刚到公司那年,乍得疟疾肆虐、伤寒盛行。多名员工相继生病,需要前往当地最好的法兴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。穆斯塔法不但负责护送,还主动承担起“专业陪护”的责任,他熟悉医院的各个科室,带着员工逐一检查问诊,并与医院建立起联系,协调救护车、急诊和陪护。他的细心安排让复杂烦琐的就医流程变得简单明了,既节省了就诊时间,又保障了员工的生命安全。

其中一名重症患者需要夜间陪护,穆斯塔法二话不说,拿着自家的旧被子睡在住院部过道里守了一夜。尽管晚上蚊虫肆虐,他始终坚守岗位,不曾抱怨,让人动容。这名员工痊愈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到超市给穆斯塔法买了一床新被子和一条薄毛毯,以表达谢意。

当时,穆斯塔法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拮据。员工们听说后纷纷伸出援手。有的将自己的皮鞋和旧衣服洗干净送给他,有的将自己没有穿的工鞋、工服捐给他,大部分员工还自发捐款。一名即将回国的同事甚至将自己的备用手机送给穆斯塔法,让他告别了“老人机”。在大家的热心帮助下,穆斯塔法家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善。

铁蛋

茅草小屋成了艺术的展示台,一幅幅蝴蝶画诉说着乍得民族独特的故事。

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司机,还是一名优秀的导购员。员工想买什么东西,他总能找到性价比最高的店铺,不让我们花一分冤枉钱。

有一天,他提来一袋新鲜的芒果,足足有20个,说是新上市的品种,味道特别好,价格也实惠,仅需2000西非法郎(约相当于22元人民币)。我们尝了尝,果然甜美多汁。后来,他还专门去乡村市场采购我们喜欢的玉米棒子和落花生,又便宜又新鲜。

那年雨季,天气异常炎热,市场上买不到鸡蛋(天气太热,母鸡不下蛋了)。整整一个月,我们都没吃上鸡蛋。听说跳蚤市场偶尔有售,我让穆斯塔法帮忙留意,但总是无功而返。直到有一天,他兴冲冲地提回一袋小鸡蛋,说是野鸡蛋,营养价值是普通鸡蛋的3倍,是他通过乡下朋友买来的。

这种鸡蛋大小如鲜枣,表皮呈麻纸色,粗糙且布满斑点,十分坚硬,掉到地上竟不会碎。剥开后,蛋清只有薄薄一层,而蛋黄占了整个蛋的80%以上,色泽金黄,十分诱人。我咬了一口,蛋黄油润醇厚,竟是儿时鸡蛋的熟悉味道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,吃不到鸡蛋,有这种小鸡蛋岂不是更好?于是,大家叫它铁蛋。这种蛋营养价值很高,蛋皮坚硬,容易携带,是村民在原始森林里掏来的,当地人不怎么吃,深受外国人的青睐。

我问穆斯塔法为什么当地人不吃?他说一只铁蛋和一只鸡蛋的价格一样,鸡蛋又大又好吃,容易填饱肚子,他们以填饱肚子为第一要务,所以会选择买鸡蛋而不是铁蛋。原来是出发点不同,并非不爱吃,而是不划算。

他还补充说,铁蛋每年只有雨季第二个月开始才有,随着雨季结束而消失。自从有了铁蛋,我们竟然对普通鸡蛋失去了兴趣。

感恩

自从穆斯塔法加入公司,他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升。第一年,他成功摆脱贫困,衣着也愈发讲究,西装革履,皮鞋锃亮,有时比我们还注重形象。他自豪地说:“能到CNPC上班,是我的荣幸,穿衣服也要体面,不能给公司丢脸。”第二年,他就成了他们村里排名第二的富裕户,如今更是遥遥领先。他的2个上过学的弟弟也通过招聘进入了公司,成为当地人羡慕的石油工人。

如今,穆斯塔法工作更加卖力,时时刻刻为公司着想,对中方员工更是视如亲人。

这,就是我们的乍得好司机——穆斯塔法。



相关资讯